我们知道,价值观转化到行为动作上来,是一个过程,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极为重要的内容。人的行为是人的思想和精神的延伸和贯彻,组织和员工的行为首先要求是在企业价值观指导下的行为。价值观是核心纲领,而在具体的行为上,就需要根据价值观的内涵构建行为规范,价值观要求什么,行为就要求做到什么,让价值观从一种思想、观念转变成员工的行为举止、工作习惯、思维方式等。比如企业价值观倡导“诚信”,则在行为规范中就要求企业整体诚信经营,员工做到言行一致,在对客户、对同事、对利益相关者等的服务要求中就要做到信守承诺。 ...
“心力管理”一词,近些年经常出现在大众视野,它起源于一位企业家的管理实践并被业界推崇,这位企业家就是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凯。他用“心视”的方法,透视管理本质,不断“拷问”自己,逐渐在“以人为本”的管理基础上,多年探索“心力管理”,将“赚钱”的管理转变到“修心力”的管理,用心动形成心力的智慧,赢得“人心”,并将“黑松林”管理创新实践写成了“心”故事——他的著作《心力管理》。 什么是“心力”呢?它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能量,是一种精神、思想和才智的能量,是一种...
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成为全体公民的共识并付诸行动,是需要一个长期培育与践行过程的,并非一日之功。企业的价值观落地也是如此,企业倡导的价值观要成为员工自觉行为,也要经历一个艰难的管理过程。 在现代社会,一个企业的价值观一般都是很正向的,如果每位员工都能做到,企业的整体文化氛围一定会很棒,可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,领导者很多时候总是觉得“拳头打在棉花上——使不上劲”,总是“差那么点意思”、“不够完美”。原因是各方面的,天生的个体性格差异显然是存在的,后天的素质教育、成长环境、人生阅历也有差...
二十大报告指出,我们党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,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;经过不懈努力,党找到了“自我革命”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。正是“自我革命”这一利器,让我们党得以祛疴治乱,在逐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下带领全国人民经受住了来自政治、经济、意识形态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,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、发生历史性变革,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。 一个政党需要有“自我革命”的勇气与手段,才能领导国家和人民不断走向...
二十大报告指出,“实现高质量发展”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,报告第四大部分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”更是以长篇幅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。报告指出:“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。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。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,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。”充分表明了高质量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定性意义。而报告第八部分“推进文化自信自强,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”中,关于文化建设有如此描述,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...